包装赏析

Pack Case

  
回收快递包装 快递包装行业市场调研2022
来源:中研网 | 作者:包装设计 | 发布时间: 2022-12-02 | 20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快递包装行业市场发展如何?快递物流应用材料行业是快递物流企业的上游供应商,提供各种快递物流应用材料,主要包括电子面单/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瓦楞纸箱)及胶带等。快递物流行业迅猛发展,导致快递物流应用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大幅增长,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绿色产品的供应能力将快速增长,行业中短期的供需平衡将维持足够弹性。

  

  日前菜鸟发布的《天猫双11绿色物流报告》显示,今年太原菜鸟驿站广泛开展了快递包装回收换鸡蛋活动,吸引消费者参与绿色回收,全市9成菜鸟驿站产生了回箱记录,回收的纸箱在菜鸟驿站用于二次绿色寄件。截至11月14日,太原绿色回收和绿色寄件总量接近20万个。

  

  十部门印发的《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将提高到50%,基本淘汰重金属等特殊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专门的快递包装物回收体系。主要快递品牌协议客户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0%以上,平均每件快递包装耗材减少10%以上,推广使用中转箱、笼车等设备,编织袋和胶带使用量进一步减少。基本建立快递业包装治理体系。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快递包装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预测报告》显示:

  

  中国快递包装行业市场现状

  

  近日,中国国家邮政局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工作包括:确保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截至9月底,全行业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和规范包装操作两个比例均达到90%,累计投放可循环快递箱(盒)978万个,在邮政快递营业揽投网点布设回收装置12.2万个,回收复用瓦楞纸箱6.4亿个,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双十一”刚过去,“双十二”已经近在眼前了。虽然今年大家“买买买”的热情没有前些年高了,但快递数量仍然惊人。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递包裹42.72亿件,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递包裹5.52亿件。

  

  随着电商网购的快速普及,快递包装业近年来高速年均增长。电商拉动快递包装业崛起,2018年已超过700亿元规模,到2020年,达到了1583.84亿元。根据资料显示,超过70%的包装物来自于电商卖家或平台。按照2020年产生833.6亿件快递量来估算,塑胶袋超过337亿个,包装箱425亿个,胶带746亿米,气泡袋128亿个。

  

  实际上,国家早就开始部署快递包装绿色转型。202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的通知》,对电商快件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包装减量和绿色循环新模式三个维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部署了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范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置、加强电商快递规范管理的四大行动,以及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强化组织方面的三大支撑。

  

  快递包装行业前景分析

  

  快递包装“绿色化”的发展,对电商商家、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影响大,消费者包装回收分类也意识薄弱。鉴于此,要以政府政策为推动,以电商、快递企业为主体,全产业链共同努力,推动快递包装物可降解材料的利用和快递包装多次回收再利用模式的发展。这其中,下游厂商谁能推出具有一定成本优势的绿色环保产品,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

  

  快递的环保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快递包装实现绿色回收,显然需要生产企业、电商平台、物流企业以及消费者携手努力。一方面需要强化源头治理,减少过度包装;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末端管理,循环利用。消费者在快递驿站取件后,如果将包装留下,再通过现场扫码,就能在相关App内换鸡蛋。实际上,无论是包装换鸡蛋也好,还是推广“个人碳账本”也好,本意都是鼓励引导消费者更积极主动参与绿色回收、绿色物流,践行文明健康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快递包装回收既要打造“零距离回收”,让广大消费者就近能交回纸箱,也要适当引入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广泛参与。

  

  随着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和寄递企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邮政局有关绿色发展的工作部署,快递绿色包装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为行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主要品牌快递企业通过采取减少过度包装、循环利用纸箱等措施,每年至少可节约快递封装用品55亿个;电子面单普及率提升至92%,每年至少可节约传统纸质面单314亿张。“绿色快递”健康发展正蔚然成风。